性虐女文合集 _小学鸡娃都在拼学习,幼儿园鸡娃的暑假能干嘛?
写在前面:
放假之前,妈妈已经开始各显神通,开始寻找各种兴趣班、补习班为孩子“悠长”的假期填补空白:
可以说天文地理什么补习班,能上的都上了。
在看了那么多小学妈妈们的暑假攻略之后,幼儿园的妈妈们在孩子暑假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安排安排?(文章比较长,可以先收藏。)
1. 双语教学,英语的音素基础要打好
启蒙阶段的0-5岁,这个时候听力的刺激对儿童语言的学习是最重要。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音素意识的培养。
包括美国的小朋友,他们在幼儿园的整个阶段里学的都是音素,打好了音素的基础小学的时候才开始学习自然拼读。
像上课一样你读一个我读一个的跟读对孩子来说,只会很快忘记,我们可以混着字母歌一起教学:
押韵又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学得开心又好记忆。
我们也有推荐过很多不同的儿歌童谣资源:
配合着这些儿童、童谣,我们能挑一些绘本给孩子阅读或者看。
一位妈妈分享关于如何给孩子选绘本里也有说到,音频是一个很好的引入方式。因为音频的资源很多,怕买绘本浪费,或者不知道从哪本入手的,从孩子感兴趣的歌曲入手肯定不会出错。
(后台回复关键词:暑假攻略有更多的儿歌资源)
2. 不看书不成才,首先要学会阅读
我们可能会以为孩子是天生就会看书的,那就太天真了。
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一开始,书对于孩子来说只是一个玩具,可以啃可以扔可以撕。慢慢的,书就变成了有故事有内容可以看的东西。
但是要怎么阅读一本书和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是需要家长的引导。亲子阅读一直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在读的过程当中,手指导向再加上你的阅读顺序,孩子会知道从左到右,从前到后。
平时给孩子设立一个图书角,让他们知道在哪可以找到能给他们带来乐趣的地方。
假如孩子对某一主题、某一类型或者某一作者的书特别感兴趣,都可以多留意一下。
有条件有机会,还可以带他们去实地体验。比如孩子喜欢动物主题的书,可以带他们去动物园。他们喜欢汽车主题的书,可以留意下汽车博物馆展出之类的。
相关主题的联系和发展,才是让孩子进入阅读世界最佳办法。
跟哈利.波特一样好看的8本魔法绘本,错过就太可惜了!(0-9岁)
在这个时候,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让他们感受阅读的乐趣。
长大之后的阅读打好基础,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习惯,以后不看书都不习惯。
3. 字还认不全,我们可以先为写作铺路
幼儿园就要学习写字,当然肯定不能用“写”来形容,我觉得更像是在“画画”。
在字都认不全的情况下,我们要不要培养孩子的写作?
要,但是不是真的让他们写下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点就是话多。会说才会写,引导他们说尤为重要。
经常和孩子谈谈,问一些能引起他们思考的问题,比如“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最喜欢的颜色?衣服?还有动物?”
当他们开心、难过、生气的时候,引导他们感受情绪和身体变化,回顾事情的发生。假如他们词穷了,你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经常和他们聊这些小话题能让他们知道不同的话题自己能从哪些角度去入手,除此之外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一天下来,结束的时候还能问问他们“今天感觉怎么样,你今天做了些什么,和朋友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可以就你们读的书,让他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给你讲一遍“我们昨天看的那本绘本讲了些什么?”
不会讲,还能鼓励他们画下来。将自己的故事画下来,有一天也能完整地讲出他们心中的故事。
4. 颜色这么基础,我们可以配合精细运动
在18个月的时候,孩子就能辨认出颜色间的不同。但是要他们认得基本的颜色,并说出这些颜色还得等到他们36个月的时候。
一起来做一顿颜色丰富的晚餐,绿色的豆类、红色的胡萝卜、黄色的鸡蛋、白色的鸡肉、配上巧克力雪糕,一边做一边认识颜色,做完还能吃。
还可以把颜色涂在手上,印在白纸上玩手掌画、买一本填色画本用蜡笔上色、让他们自己挑衣服,偶尔出去走走亲近大 自然感受更多不同的颜色,还有折纸、剪纸等的手工。
(后台回复关键词:暑假攻略有更多的手工教学视频)
5. 数学启蒙不能少,日常启蒙是办法
数学启蒙,到底到什么程度,要学会些什么才算呢?
《儿童学习活动指南:145个儿童娱乐活动和学习游戏》作者Amanda Morin就整理出学龄前儿童和幼儿园儿童需要掌握的数学程度:
能数得过来一只手有多少根手指,并开始理解第六根手指的意思;能辨认出两位数以上并能数到20;照着或能画出不同的形状;能看懂并用最简单的地图找到藏起来的东西;开始明白基本的时间概念:早上或一周里的一天;能明白并遵循逻辑顺序:首先、接着、最后;明白一些概率词的意思:可能、偶尔、经常……
可以看到这些都是较为简单的概念,对我们大人来说并不难。
对孩子也不难,所以非常适合在日常中进行积累:
我们在帮助孩子精细运动发展时,可以告诉他们“把5颗葡萄放在你的碗里”,夹起一颗就数1颗、2颗,如此类推,最后宝宝吃进去了5颗葡萄。
平常在外出或者看书的时候,看到有图案或者是形状都可以向孩子描述,增加熟悉度和认知程度。
在家里,还可以一起玩I spy的游戏,用固定的一句话开始游戏:“I spy with my little eye, something circle.” 然后让大家轮流猜测这个圆形的东西是什么。
找找家里圆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不规则图形的,都可以非常好玩的小游戏。
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也能慢慢了解时间和逻辑顺序。
想再进一步的家长,可以用“收银员”的游戏来教孩子简单的加减乘除。用纸笔画出钱的面值(或者直接购买教学钱币),然后就可以自行选购不同的物品,让孩子计算,将教学融入游戏当中。
还有一些七巧板、平时可以让孩子数人头分筷子摆碗筷。
这些都是日常可教时刻。
6. 音乐素养是基本,能有一样是一样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会一项或者以上的乐器,钢琴、小提琴、笛子……
兴趣班上把能教的乐器全都拿出来教了。那么,孩子玩音乐到底是不是纯浪费钱或者说单纯是一项加分技能?
2016年南加州大学的大脑和创造力研究院人员就发现,早期的音乐经历会加速孩子大脑发展。
音乐基本上点亮了儿童发展领域和学习领域的技能,智力、社交、运动、语言和文字。它让孩子的身体和大脑更协调,帮助学习单词的声音和意义,建立运动能力和表达情绪,对于成人和儿童来说,音乐都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所以,如果把孩子送去学乐器真的是非常有好处的。
当然,不能或者孩子不想学的家长也可以在家里玩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
上面分享一些儿歌、童谣都能和孩子一起唱唱跳跳。
还有一些与乐器相关的玩具,都可以拿来玩、或者选择自制锅碗瓢盆都能拿来玩、还有手机上也有一些关于音乐的app、最经典的玻璃杯里装水等等等。还找了一些外国自制儿童乐器的教学视频,可以回复关键词获取资源。
7. STEM风潮,不做科学实验怎么行
最近在逛各大商场的时候,开始看到STEM为主题的培训机构、游乐场都开始进驻了。
诚然,这几年真的是大家越来越重视STEM教育,不少的家长还专门去关注编程类的课程。
学习STEM我个人觉得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对孩子创造力的一种开发。
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本来就爱各种各样的实验,会去吹泡泡,会将东西丢来丢去,会去观察火焰之类的。当然这些实验对家里来说真的是具有一定的“破坏力”,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孩子换个方向。
让他们关注科学实验,无论是看我们给他们做的,还是他们自己做。
都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疑问,有些可能是连爸爸妈妈们都解释不清的。就会推动他们自己去看书、去找答案、去查找资料。
这,才是学习的最根本动力。
广西南宁的高考状元妈妈也是说,孩子从小就喜欢科研。所以,不要低估有趣的科学实验对孩子的吸引力,抓住了兴趣点,就是培养学习动力的开始。
毛妈也找了几个在家里可以玩,比较安全可靠的科学实验视频给大家。爸爸妈妈们可以先看一次,然后再挑一些给孩子做。
美国超火的STEM教育,国庆带娃在家玩!(含视频资源)
8. 近视率逐步升高,花园里做小园丁
国家卫健委前段时间公布的2018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
图二上可以看到户外时间的不足,是导致孩子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让孩子多点出去走走,不仅能减少对着电子屏幕的时间,还能增加孩子接触绿色事物的机会。
之前我们也有写过德国的森林幼儿园,而长时间的户外玩耍,被证明对孩子的同理心、社交和沟通技巧、独立性和自我调节、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深度感知能力都非常有益。
如果条件有限,不妨一起到花店里挑自己喜欢的花或者植物,然后一家人去种!
如果爸爸妈妈们也没有种植植物的经验,一开始可以选一些易养活的,然后再慢慢的过渡到比较难照顾的,这样可以减小种植失败的几率。
有兴趣的家庭,还可以就植物的生长做一做记录,或者做成精美的手账形式。都是可以让孩子自由去发挥的。
日本学校的暑假就会让孩子完成一些自由选择的课题,让他们可以去研究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这样会给孩子一个动手和观察的机会,有利于孩子真正去吸收信息。
9. 编程教育不能落,科学玩电脑可还行
我认识一位9岁孩子的妈妈,不让玩游戏,想要玩游戏?自己做。
当时我还觉得也太严格了吧,没想到9岁的孩子真的能自己做游戏出来。
还做得有模有样,我当时惊呆了。
所以永远不要嫌孩子小,不让孩子做,你不知道你孩子的上限在哪里。
其实编程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电脑的,我觉得还关乎孩子的思维方式。他能帮助孩子去调整,梳理自己的思维,增强逻辑性。
如果只是想简单的了解绘本思维,可以去看看我们之前写过的绘本书单:
还有一些编程类的玩具、app,就是更深一层的了:
评测了100多个学习类的APP后,推荐孩子一定要试试这21个
让孩子科学地玩电脑,就是那么简单。
10. 见识世界提高眼界,到国外“走”一圈
孩子在6个月大的时候,就会盯着与父母不一样的成人的照片看。
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下,孩子会接触到来自不同世界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
学习文化和习俗有助于儿童欣赏多样性,并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和理解其他文化。
有条件的当然可以带出去一起旅游,走一走见见不同的风景。
旅游对于孩子来说,除了提高他们的耐性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和独立性。
觉得孩子还太小,太调皮不适合带出去的家长,就可以与孩子在家接触不一样的文化:
看不同国家的纪录片,关于美食的、历史的、文化的都是可以的。(纪录片)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搜索一下比较正宗的异国菜,然后一家人出去吃个饭看一本关于别国的书,可以是当地著名的书籍,或者是一本旅游攻略书。学习不同语言“你好”、“谢谢”、“对不起”、“我爱你”怎么说了解不同国家可以通过他们不同特色的主要节日入手,了解节日背后的原因也是了解国家很重要的途径搜集不同国家的钱币图案,互相准备展示主题。
总而言之,即便不出门也能游览各国,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好处。
最后
最好的学习都藏在日常生活里,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才算是真正学会。
这些活动都是很适合日常偶尔穿插的娱乐活动,一周安排一两个主题活动都是非常好的。
暑假虽然说孩子觉得自己很累,但其实最累的还是要在背后做各种功课的家长: